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公文文种。通报的突出特点在于针对具体事件且用事实说话,这也是通报与通知的基本区别。根据内容和功用的不同,通报可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等。
: L+ P' z# \, M
" `2 J# p1 l9 g# J
3 U! O: y7 u" M5 G7 {% m' F- }( P& ~. n" D5 y/ q! A. t
表彰性通报
) T) C# _. o6 V6 D' ~
+ q* V7 Q5 X8 L: E
0 M) u- |# j0 j- @! T$ N8 O7 A" L$ Q; b: f; j
1、好人好事通报:首先是采取记叙的表达方式,概述事件的经过,要写明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主要经过及事件结果如何。其次是对好人好事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性质及意义。再次是表彰决定,即发文机关对表彰对象做出的组织结论,亦即表彰内容。最后提出希望要求。
3 T& Y1 X$ k; ^
8 f6 x6 F' c) O9 c3 g% ]% G2、评选结果通报:正文主要通报评优选先活动的评选结果。要采用高度概括的方式,写出先进集体或个人的共同特点,即对他们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3 w# C0 I' V7 A7 p& n& U
) m( H& b- y. e% u3、典型经验通报:先是介绍有关情况,开展工作的依据、目的、时间、工作成效等。其次概括说明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情况,归纳其具体做法。最后说明其重大影响或号召与希望。
( p8 g; I6 T; a' n! I' \& P& O/ Y1 y
9 d* \* q# L3 L! g* H+ t5 n
" ~4 l! B& [. B3 p* h
% u7 J$ L- X9 l* I 3 O9 w/ L% \; g1 R9 @5 K! [
5 g6 m4 K1 O5 ~ d; T* B0 y
批评性通报2 r% b& _& K! J
' S. `7 g2 i8 ~
* G% h+ V2 ^# M: }8 ~/ U
' j ~ ?7 g; p) c( c% M4 u1、事故通报:首先叙述事故发生的经过情况,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其次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事故的危害及其影响。最后写明对事故的处理决定,提出防治类似事故的措施和要求。 ' K0 o3 B) m0 h4 H& _4 X b% h
" q; H) H, g3 L
2、反面典型通报:首先叙述错误事实。其次是实事求是地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源,指出错误的性质或危害性及影响。再次是宣布处罚决定。最后提出希望和要求。
6 T4 ~" t! k% E/ ^; w
- A( B8 J. J4 x4 y: p
5 Z$ `, h7 k' @: x3 x# r5 s3 T; H
7 V% \7 }' I/ X% c7 [6 N: s; R ?! M! c3 g, I+ U1 z
情况性通报1 z- V) Y6 A9 I; \8 f0 m
$ g1 @: w: z; h4 D
' z) I+ }' B }* L: b0 D( b. O; d! V
情况性通报,即发文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的通报。目的是让下属了解全局情况或某一方面工作的动向、信息,以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情况参考。这类通报具有沟通的作用。
: l! } G! S/ l) p" W; d, N
7 @6 j+ g) E+ }3 s( S2 E2 ?& e首先是通报原因,即用概括的语言说明发布通报的根据、原因和目的。其次是情况叙述,即用叙述的手法客观地报道被通报情况的主要情节和结果。最后是对策要求,即针对通报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者提出希望和要求。
f( T" P* j7 s3 H3 o+ q
' x$ {0 F/ x& Y0 u% R. O! T2 \( L- g: ]( |' T! Z
$ L( K1 c# ^' {( h3 \
通报写法小技巧& H% w$ R) M, P) C, o" f
8 o6 |: W5 D/ |) G+ C
' G/ Y9 ?; s F2 Z+ u
2 k+ w7 H1 i3 B; q9 u; I1、要用典型事实说话
, {. e. O J- Y7 y# j0 [+ w" z
$ u7 r% G9 r3 j5 m! v通报所关涉的事项,必须是典型的事件、典型的人物和具有倾向性的重要情况,这样才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 _6 _# d0 o. F, S5 \& T, i- z; s. c' q
2、通报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 x, m5 z7 Q1 @ {$ l1 P
' O9 u6 i6 J0 S
撰写之前,一定要搞好调查研究,反复核实,不能有丝毫出入,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3 t- A& r+ i$ c/ B5 g: T/ z$ s
5 V/ b2 c# T' z
3、要强调分寸
3 E7 s2 _6 x" {. ]- M: Y9 T2 t5 K1 W
通报的语言必须慎重推敲,讲究分寸。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合情入理,恰如其分。尤其是定性的言辞,切忌片面化和绝对化、夸大化和缩小化。
$ k+ {6 }# s8 D8 o+ J
% d0 O2 q4 j' Y- [7 D* c( ?4、要区分直述和转述 # t$ r- L: p1 L; `* P4 ]
6 \4 n7 g( o' I* J+ h( i& b! ~+ @直述式是由发文机关直接予以表达的通报,它是单体行文。转述式是由发文机关将下级机关的来文(如报告、简报、通报等)作为附件,加写批语后以通报形式转发下去,它是双体行文。直述式以叙事为主,兼以说明。转述式基本是议说,很少叙事,避免与附件内容重复。 ' _. Z3 \5 S9 @" r5 c8 s$ q
8 c) d2 N9 D2 I) L9 G
" Y. t( E" Z+ \: \1 t
$ x, ~8 c2 I4 r% c% i2 `& {2 ? : Y$ j+ {3 G: P( \) s6 R( X" a, W
7 ]# a0 ?, |* Z
实战演练
/ y8 K- ~1 w% N8 _7 x* `. \0 m) c& N* g3 s7 U
8 Y4 P& W- K9 W% n5 b9 {+ U* q% d& C0 G c- N# g& x# p
根据下面的材料,代XX县地税局拟写一份通报。 ( `5 N# q; \: l/ o1 h
8 O3 N2 ~8 {; o! g3 f
(1)原XX镇农贸市场协税员陈浩,男,28岁。 ) s1 W B: `9 Q& k& s6 q" [
) L; e% I3 U1 v* U( y3 H& q; X(2)该员工在应聘期间,组织纪律性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经领导帮助尚未认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对收取的税款不按规定及时上交入库。 4 k% T( E+ v' B6 [9 r4 h. v
; t7 i2 u* o+ G* Q% z
(3)于2011年9月26日至2013年6月25日应聘为农贸市场协税员。
* `: `6 m! ~4 Y* Z* c) S( S* ~4 S
7 | e7 R" A' e(4)挪用税款47845元,用于赌博。 ) j6 `. U+ f- w: B- {2 W: _1 @
( u/ ?" a. p* A
(5)问题暴露后,不但不及时向组织报告,反而外逃躲避,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予以行政拘留。
6 W( s1 n5 l$ _7 E/ Z# ?3 V% C" {1 K1 R
(6)陈浩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国家税款,已丧失协税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和恶劣影响。
9 Y# [6 }1 B$ Q6 W' a# c) x5 W a, ]& n$ {8 N% r3 p3 z
(7)经研究决定,责令陈浩必须把贪污的税款限期退清,并予以辞退。为加强对协税人员的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5 Z) h: Q7 l/ e `* R- s
: s! u* e3 H9 @, C
(8)各单位组织税务人员认真学习通报,增强税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税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防贪污、挪用税款等类似事件的发生。 $ p3 C& b% a/ F' ^5 O' E% u1 q
: Q% ?4 C. d7 _: R
【审题目】
; k) Z3 H: S, M: v q& H2 X* ], c
# X7 n; }. s/ v) E* U根据下面的材料,代XX县地税局(审题关键点1:发文机关)拟写一份通报(审题关键点2:文种是通报。本题属于批评性通报,批评通报的写作,要求写明批评的具体事件,最后给出的决定,同时注意通报对其他人的教育意义)。
4 L, [8 ^! s0 r- n. h9 b+ c; l! ~% e( Q+ Q4 \
【读材料】 ! r# M1 v: ~) V* L: U. ?
: |/ R& R$ _& c" e1 L(1)被批评通报人员的基本情况1;
0 O ]9 U: ~; ~3 g: p, d0 e8 l& X. o# [# |
(2)被批评通报的事件1;
' }/ L0 g8 v# F. @6 N
8 ~( r+ n: F. P, t9 C d+ i# B(3)被批评通报人员的基本情况2;
: i8 y8 d$ F, J9 ~1 P% @( N0 }. a. f J) ~
(4)被批评通报的事件2; ) Y6 W1 Z3 f1 l4 Z5 R1 w" \) x
( w' |* u* E8 v, m5 y- b+ A' t
(5)被批评通报的事件3;
) {1 W3 ~' Q7 }' t, A2 A0 v+ _& t2 o( O7 s3 x r9 ?) s, K
(6)对陈浩行为的总结,以及陈浩行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是对陈浩进行通报的依据; + F) @/ _2 O. c$ g4 k2 P: ~9 i
, N' c: L/ ^! `$ B3 H
(7)最终的通报决定;
5 p7 `6 V& _5 }6 a+ Z# m: ^. Q; `2 y: r
(8)教育其他人,通报正文的结尾。
% t* Q4 p5 z& P; p0 n" a) y2 o b) y6 _+ G! |5 N1 V
【成公文】
% i8 y: B, ]3 g% V
' n- K4 J6 l2 i8 z+ {. hXX县地税局关于陈浩违法违纪问题的通报 6 P j6 C# U( T2 L. R$ M+ w9 r
* o& Y6 g- F, ~* ?, n; b D9 [ ?2 ^各税务所: , }# v" |- t( T/ u$ ~- P
5 }0 C, R8 k$ Z3 C4 D陈浩,男,28岁,于2011年9月26日至2013年6月25日应聘为农贸市场协税员。该员工在应聘期间,组织纪律性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经领导帮助尚未认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对收取的税款不按规定及时上交入库,挪用税款47845元,用于赌博。问题暴露后,不但不及时向组织报告,反而外逃躲避,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予以行政拘留。 ' E! R+ S% P5 c1 s2 h
/ Z& [& T2 F/ a" K; s$ {: I, V
陈浩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国家税款,已丧失协税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和恶劣影响。经研究决定,责令陈浩必须把贪污的税款限期退清,并予以辞退。 $ b1 ~9 Q3 {& W- H: w
3 p2 \4 f. y) }+ x
为加强对协税人员的管理,提出以下意见。(略)
+ z! ^" l5 |( Q a9 }( k% E/ m: V8 q( _
各单位组织税务人员认真学习通报,增强税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税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防贪污、挪用税款等类似事件的发生。 / G; q& [9 q6 x2 l
9 p0 \4 P5 v4 f3 ?0 ]1 K
XX县地税局 7 h" D0 s( p3 b+ B! w+ \
: I, \0 B. q P g) g1 V9 q9 g( H
XXXX年XX月XX日
( ]: s3 p0 F/ P p+ D- M; `' K% L
4 Y1 N' P) M2 e( j; `" ?) B2 ~ 0 o/ y% `4 k& V1 S6 x* w
& \7 v# x# [ x2 ?* w/ p
(来源:
* I. V$ U' U' L/ N$ b! w. v7 i$ d粉笔公考) 3 n" \! i$ w* h* E) p9 H3 C5 Q" x# D
8 v' z6 B' I" ^- z% G$ J
c) H; R- ~; Y3 p' i
0 r8 J1 m; {. r& W. R! d& s: }2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