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qwqedewqdf发表文章,有些可以借鉴。其中有些可能异议之处,“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博主,遴选公选辅导名师上海刘源老师统一注解如下:5 h' ~( i0 O+ O/ j# z3 g
1、虽然各地选调有所不同,有的是单一单位组织,有的是全市统一组织,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用人部门权限划分也有所不同。但相对于公考,总体上用人单位自主权较大。
3 M, J" m/ [' ?5 {% |5 Z& w1 r2、选调考试题型各地也有所不同,总体上是主观题分量较大,主要是简答、论述、申论或策论,以最后为重;客观题分量小,主要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有时候还有判断。具体可参照“公务员考试之 路”新浪博客《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笔试八大题型全解析》。9 V+ L8 x! n% ~6 A4 D
3、原作者推荐的半月谈、中青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热点题材很全,但半月谈可看“半月评论”和时事热点,中青报观点稍微前卫,理论热点面对面是热点、思维方面指导有余,但范文不足。有关范文可参考《遴选公选《申论》《策论》热点系列58》。方法可见《快速提高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成绩方法技巧例举》。
3 U' Q# D3 l! X! O! F4、提到的《办公厅工作20讲》可以一看,但对应试仍然过于抽象,针对性差。
# w' T& @- z, ] S8 m7 L& A b7 ]5 z9 w3 Q3 z
整理后的网友qwqedewqdf发言:
+ `. N$ i% w+ }, j8 \( x( w5 S# n: p# o
前言:) Y# m3 s i/ v0 f
9 c! ?" O, ?- F& k; X8 n9 R4 R& R
在论坛混迹已久,各种经验贴见识不少,不过其多面向参加公考的考生,关于选调的少之又少。楼主不才,当年公考也只是进了个很一般的单位,在一个很一般的岗位。2013年至今,也参加了5次选调考试。结合经历形成文字,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参考。0 s6 E4 D) E& J5 a9 F
* @) E! k2 \4 H( _8 [, C" S
一、个人经历 w) f: k5 N# F" o
楼主来自革命老区,穷乡僻壤、大山深处,出门靠走、找人靠吼、治安靠狗。毕业后在粤北某垄断国企谋得一正式工工作,待遇尚可。在当地自给自足倒也十分逍遥。只是一来当地经济落后,业余生活十分乏味,只有喝酒睡觉斗地主;二来外地人十分稀少,本地人圈子又难以融入,孤独寂寞冷;三来垄断行业最怕打破垄断,一旦打破垄断就鸡飞蛋打。经过**筒子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最后于2012年在公考中成功上岸。! q- @3 S9 F, J: z
当初为了上岸,选择了个比较一般的单位和职位。上岸后发现果然是有责无权,加上楼主又属于边缘岗位,基本上一个月都得不到领导的召见。于是又打起了选调的主意。2013年起,开始了第二次长征之旅。3 `' e! Q% S: _; N' G4 X8 j( r6 z
5 V5 a' \) G2 |( C
二、选调介绍- W5 W( b+ C* w4 C0 W7 |
(一)何谓选调
6 Z9 m9 O4 l- c& W) F) ~ 选调不同于公务员考试,简而言之,就是单位为了快速、直接地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人,面向公务员举行的选拔考试。一般的公考是“用考分离”:用人单位不直接介入招考,组织招考单位也不是用人单位。选调则是用人单位自己组织、自己命题、自己考察,从发布公告到最后入职的时间一般在4个月内,确保了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真正需要的人。
7 B! u) R% k& P4 V 同时,选调也不同于公选。公选是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一般由当地的组织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察,严谨性和严肃性不可同日而语。% [ G$ d) x! F" B
(二)选调范围- t+ E$ X; S( H: _. Z
因单位而异。一般单位级别越高,范围就越大,比如区属单位,可能只面向全区;市属单位,就面向全市;更高级别的,则面向全国。
. M2 o9 P5 j6 I (三)考试题型
/ e3 ?5 c% r7 M5 e4 H6 Q. m 选调的考试是由单位自己决定,所以没有统一的模板。不同的区、不同的单位,题型都可能不同。有的时候,甚至可能没有笔试只有面试。单位拥有完全的自主权。$ A1 b+ i# s- e2 i) i! g; A
一般来说,大部分是笔试+面试。笔试多为写大文章,字数基本在1500字上下;面试多为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认知、综合分析、人际关系三类题目。
: a9 ?2 f+ a- a* q& k$ ^6 k" { (四)职位选择: i( d5 n# A0 T P
一般拿出来的职位有两种:一是业务岗位,这种数量很少,因为真正的高手一般都在单位内部,外部人的业务很难能更强;二是综合岗位,也就是写手,这种数量最多,现在能写的人太少了,可以说各单位都对写手求贤若渴。
* A. h4 s2 P& m% l: ~2 m 记得有领导说过:如果一个人需要组织部门根据他的情况来安排岗位、而非根据现有的岗位来考虑他的话,那这个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对于公务员来说,综合岗位显然比业务岗位更适合吾等屌丝的发展。所以,筒子们在报考时可以多多考虑综合岗位。# x7 B6 ?8 u2 }
2 C. O+ V% |0 \) {* @
三、为何参加
) _" o7 W4 I: q* z6 l 有人说:现在的工作挺好,拿着同样的钱干悠闲的活,为什么要花时间精力去考这个?+ _- }! j* ~1 b. V4 f2 u. P
的确。选调不比公考,如果说公考是为了“稳定”,那选调就是为了“选择”。有的人上岸后发现不喜欢这个单位,选调就是最稳妥方式:考上了可以走人,考不上还是公务员;有的人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些重要部门的选调显然就值得尝试......总之,选调因人而异。自己要什么,是必须先想清楚的。
/ w8 b2 O M. J; K 另外,相比公考,选调的竞争小很多。公考报名和招录的比例,一般都有90:1。选调则好多了,好的单位最多也就是25:1,一般的也就10:1,甚至某区组织部还出现过1.5:1的情况。
1 D, ^' z1 y0 ?6 R2 T0 v9 T% b5 k* K7 x# x: W& {$ ~4 e1 S
四、如何备考
( p- I+ w: j/ @+ x5 W 选调的准备分为“日常”和“冲刺”,其中“日常”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坚持的。
% y0 \5 \" I- B (一)“日常”
$ s6 W0 i: a8 Y$ d. D “日常”就是平常的积累。没有地基,楼建的越高塌的越快。选调主要考的是文笔,所以平常就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做好积累。
3 d' Z* p# F2 l: i4 P7 ]2 @ 1.勤于学习。九尺之台起于垒土。要少看点都市节目、多看点央视频道,推荐共同关注、新闻1+1、经济半小时等,重点学习他们看问题、想办法的思路,还有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这对于面试很有帮助;少看点网络小说、多看点纸媒大报,推荐《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电子版全下载)等,重点掌握当下中国的热点、焦点、难点,有了料,写起文章才能旁征博引。
7 E8 c, V& \" v8 I3 w. W$ R 2.勤于练习。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很多人公考过后就没再写过文章,写个总结也是靠“复制”、“粘贴”。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一个月写一篇申论,用笔写。保持一种良好的语感,上了考场才能挥洒自如。如果一开始不会写,就去模仿,把范文的框架留下,自己往里面填充内容。写得多了,就会有自己风格的。范文可以参考《半月谈》和《理论热点面对面》。6 m& t! K# d& E( o X
3.勤于温习。只会低头干活,那是拉磨的骡子。写完文章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修改。要想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充不充实,语言通不通畅,读起来有没有气势,有没有办法写得更好。写得烂不要紧,只要写得比上次好,就是成功!
* x% j' P N: s
( b+ |9 c; D, u: @' l (二)“冲刺”: D3 T: ~; s0 ~" _( ]$ l
“冲刺”就是梳理。一个图书馆,即使馆藏再丰富,但如果没有对书籍分门别类,对读者来说也就是个旧书仓库。, G' V, C; g6 {. Z5 `
1.了解背景。在选定了单位后,要多了解这个单位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比如关注下单位的网页,看看他近期开展了什么工作,重点要完成什么目标;还可以去百度下,看有没有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确保别人问的时候,起码能说个一二三四。
, B( L( A0 w! A# d( _1 r 2.模拟实战。在考前半个月左右,要定期拿出一整段的时间用来模拟。比如规定2个小时内写出一篇2000字的文章,或者找一套公考的面试题、自己测试自己。常言道:人因为无知而恐惧。模拟就是要增强熟练度,把模拟当考场。这样进入考场的时候,能很快进入状态,不会不够兴奋,也不至于过度紧张。
# b$ r3 A# j9 I7 `" e 3.端正心态。选调不是公考,考不上饭碗也还在。要放松心态,不要有过多压力。而且,很多人公考只是为了“稳定”,上岸后就放弃了学习,报名选调也只是想“瞎猫碰上死耗子”。如果能坚持“日常”,同时做好“冲刺”,那楼主相信,通过的机会真是大大的!
' J6 R! q7 F, \
1 Q" B K' f- V$ T 五、选调真题
2 }7 c' Y" F+ m- L, ~% ~ 楼主记性不好,只记得题目大意,仅供参考。- c3 t8 W9 T# ] ?# H" c
(一)区属单位A/ d3 O4 l9 L& ] ~2 r8 o
1.笔试
" }# g& N$ ^0 K& [, l4 d (1)谈谈对三公消费的看法和遏制措施+ u+ T5 a( \8 n; `
(2)谈谈对2013年本市经济形式的预估
& h8 C) J8 v& T3 Z" J; ?1 x# K 2.面试
C& c# @) M; O P8 z9 f. m, D/ k; ?1 J& R
! i% [( Q% L2 X4 r' ]( J2 \4 g! K)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