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n122 于 2013-7-12 14:05 编辑 + L3 D* A2 q+ M7 }, q, \
4 E7 ~. [# a) U5 T8 k+ C9 a
是不是诗写得多了,文字就能立刻生动起来,写作文笔、文采就能很快提高呢?其实不然,好的文采,功夫还在诗外,除了要勤学外,均离不开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兴趣。
- N0 y# i. d e, i- K
' G4 a: H9 y$ G" M5 h0 \ 一、看似理论,若非亲身经历过怎知难。记得前些天,在学习例会上,办公室领导讲了一堂课,题目大致为《如何从其他职业看待秘书工作人员》,漫谈了就如何从农民、银 行 职 员、经 商 老 板、推XY四个不同的角色来正确看待秘书工作人员,寥寥数语将办公室文秘人员的工作讲的十分的精准和到位。用我自己的话来概述,大致为四个方面:% m ^4 Q( @9 w# `- E1 g! ~0 S
* r& R; [- `" D3 @ 1、从农民身上,要看清一个“勤”字,围绕“勤”字看待秘书工作人员,做到勤劳朴实。
& z! x: L# Z" o1 x& \ 2、从银 行职员身上,要看清一个“忙”字,围绕“忙”字看待秘书工作人员,做到忙而不乱。4 W6 X1 ]5 S f# o- g4 I& |
3、从经 商老 板身上,要看清一个“利”字,围绕“利”字看待秘书工作,做到淡泊名 利。
0 P3 D: |0 Y. P0 D0 V1 | 4、从推 X员身上,要看清一个“难”字,围绕“难”字看待秘书工作人员,做到迎难而上。
( D& o% Q; H6 I# P, t/ t9 c( |$ J4 `# L$ n% j
   综上所述,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大家必须正确看待和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里,能杂谈出如此深刻的道理以及合 道的要求出来,着实让人尊重。 综上所述,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大家必须正确看待和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里,能杂谈出如此深刻的道理以及合 道的要求出来,着实让人尊重。在我的脑 中也立刻 闪 现出:“一棵不起 眼的小树经过岁 月的磨 砺才能长 C千 片 绿 叶”,好的文 笔同样也不例外,需要作者自身的成 长 经 历来补 充 养 分。
: Z$ k; E# |% l0 b/ u( l' `& u7 y
二、岁如潮 水,九年光阴一去不复返换来“知 音”。初到办公室,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繁忙、紧张的工作气息十分得浓厚。第一年,八杆子摸不找边的我,也只能干些杂活,诸如剪纸粘会标、文件整理、录入及装订、值班安排、会务工作等,偶尔也干上些撰写文件、会议记录等工作,似乎是机缘巧合,还是老天作弄,一年之后,我转入了办公室的信息部门工作,一干又是八年,虽然在这八年间,也涉及参与大型文稿写作、中小型材料汇编、文件裁拟、以及会务、值班、后勤等方面的工作。在平淡的办公室工作中,让我与写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Z/ }+ E- | c5 i
8 z6 p% R! T1 D 之所以叫随笔,就是临时书几笔,泛泛而谈,漫无目的地写点体会,不想有什么大的观点,权且当作练笔,积点阴德。言语间如有不妥之处,敬请网友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