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有收集素材的基本功。 ~1 N: ~" C8 L
8 m, V" s$ e5 v. {- U
收集素材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无非以下几种:一是听领导介绍。主要是采写对象单位的领导介绍;二是开座谈会。多开几个各类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每次座谈会参加的人数不宜太多,五六人最好。创造气氛让参加会议者畅所欲言。要尊重发言者,不论合不合自己的口味都应当认真听认真记。还要有耐心,有启发诱导的本领。三是个别访问。对典型事例涉及到的当事人,最好预约到不受干扰的僻静地点,促膝谈心,把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彻底扯清楚。四是查阅背景材料。包括查阅有关统计数据;以往的工作总结、情况反映及通讯报道中的有关资料,甚至会议记录中领导的有关表扬讲话内容等等。五是平时小本本的积累。我在机关工作将近三十年,就有一个小记事本不离身的嗜好,哪儿听到一点有用没用的信息随手记下来,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六是材料初稿完成后的回访充实。这一点非常重要。写的过程中,感到哪儿还需要一个实例,哪儿还比较单薄,需要收集一些新的素材加以充实,哪儿有几个统计数据还没有填写齐全等等。前些年,在机关我发现有些年轻的秘书、干事,你给他交个写材料的任务,他完成的倒挺快,很快把初稿送到你面前了,但里边好多数字空着、事例不完整或者驴唇不对马嘴,“你领导自己看着收拾吧,反正我是交差了。”现在的领导的确也好说话,“自己搞就自己搞吧!”也没有多大脾气。以前的老领导可不行,军人出身多,你把材料放在人家面前,人家瞅几行,不行,往地上一撩,转身走了,一声不吭。哪儿不行,你自己好好琢磨去吧。琢磨透了,连夜加班修改或重写,还得按时交稿。琢磨不透,你就等着挨搓吧!那种氛围现在想起来真能锻炼人。所以,我希望同志们不要忘了“回访充实”这一道工序。你交到领导跟前的材料一定要代表你自己的最高写作水平和思想水平;经过你手交到上级机关的材料一定要代表你单位的最高写作水平和工作水平。所以决不可以采取“应付差事”“不负责任”的态度。
1 T% D; Y) Q, q4 M _5 ~* ?6 v
; c6 V! _; l- T+ V% y9 o (二)、要有构思写作提纲的基本功。
4 P% C4 S: A/ { _: t" [% @9 @/ H9 H/ f! m$ Q1 w8 z6 N
在我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之后,就要及时进行构思,也就是“打腹稿”:认真琢磨被采写单位或个人有哪些突出特点。在构思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琢磨这些特点有没有现实针对性。因为经验材料不论书面交流还是会议发言交流都要达到典型引路、样板示范的作用,因此要十分重视现实针对性,比如,一个时期事故苗头比较多甚至事故高发,你就应抓紧总结安全生产方面的典型经验;一段时间质量出问题,你就赶快总结质量全优的典型经验;某个阶段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或利益格局调整的冲击,职工队伍思想波动、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你就及时总结思想政治工作到位、队伍积极向上、严守岗位的典型经验等等。记得康世恩在华北会战初期学大庆工作团汇报会上讲过,三年困难时期,大庆会战,工人连窝头、土豆都吃不饱,基层干部不忍心要求,井队现场管理一度比较松懈,低标准、老毛病、坏作风的问题比较普遍。井队干部迁就职工“肚子都吃不饱,钻机转着就不错了,管那么紧干啥?”可是有一个井队长,却十分较真,现场管理抓得很紧。他在井场上吊了一截工字钢,发现问题,工字钢“当当当”一敲,就集合队伍开现场会。有一天开了三次现场会。相当一些工人非常反感,意见很大,但他照样坚持。会战工委领导发现这个典型之后,立即派人下去总结。开万人大会指名通知这个队长必须参加,他以为要撤他的职,吓得往人堆后面钻。结果余秋里和康世恩把他拉上台,让他坐在中间,给他一支好烟,叫他介绍经验。整个油田为之一振,现场管理上了一个大台阶。康老讲,总结经验一定要有现实针对性。我听过这次讲话,三十多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没有现实针对性的经验材料,写得再好也不会有持久生命力,不会引起强烈震动。新华社已故原社长穆青写的人物通讯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等等,为什么反响那样强烈,生命力那样持久,就是现实针对性抓得特别好、特别到位。二是琢磨这些特点哪些带有规律性,对面上工作有指导意义,别人学起来具有可操作性。要注重弄清楚是领导水平高人一筹呢?还是工作骨干团队形成的好呢?是形式新颖感染力大呢?还是内容充实有吸引力呢?等等。揭示带有规律性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别人学起来具有可操作性的那些特点。如果因为特殊的天时地利条件,只有这个单位能做到,其他单位不具备这个条件,总结出来也是经验,但别人没法学,听一听反倒泄气,就没有总结的价值。我搞教育的时候,到大庆学习取经,人家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都配有卧车,上下班接送,你华北有条件学吗?到天津耀华中学听课学习,人家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分配到学校,头一年听老教师的课,不让登讲台;第二年老教师听他的课,一课一讲评;第三年才能独立登讲台,但全教研组的老教师集体去听课、评课,不合格还得从头来;八年教龄才有资格担任实习班主任,而且这种实习班主任不得超过班主任总数的30%,据说有一年这种八年教龄的实习班主任达到了36%,认为班级管理水平明显下降了,马上总结教训,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我们油田学校有这个条件吗?刚分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什么底都不摸,派给初中、高中毕业班的课,压给班主任,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因为不这样做,学生的课就得空着,和现在的山区学校一样。谈什么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学耀华中学的教学管理经验只能望洋兴叹。没有这个条件。三是琢磨材料框架结构。经验材料从结构讲,一般就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E6 q+ t' O7 p( M, q' R
关于开头,有多种写法:有的把最精彩、最打动人的部分,特别是突出成绩先端出来,以吸引读者和听众的“眼球”,就是俗话讲的“把粉擦到脸蛋上,不要擦到屁股上”;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有的用对比的手法写工作成绩、发展进步。这种开头一般多用在后进变先进的经验材料上,先写这个单位原来有多乱、问题有多突出,后来变了,变得多好多好。为什么变化,我们的做法是……正文做交代; 有的只是凝练地点出这篇材料将告诉人们哪方面的那些经验,以引起读者或听众注目。如我们领导重视、骨干操心、制度保障、经费到位取得了安全生产三千天的好成绩。具体做法是……正文交代; 还有的只交代被采写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开头的。这种开头多用于上级单位在某个基层或下属单位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的条件下,表面上看,你是给领导及与会者汇报情况,实际上是给与会者介绍经验。一开头先写我们单位多少职工、多少党员、男职工多少、女职工多少、干部几人、什么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等等),技术装备如何,取得了那些荣誉等等。很明确,名为介绍情况,实为宣传成绩,展示形象。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绩或荣誉……正文交代。掌握了这些规律,开头并不难写。当然,要写好开头,也必须掌握一些技巧,特别注意:观点要鲜明;语言流畅,文字简练;事实准确,数据无误;层次要分明,比如摆成绩,先列哪一条、后列哪一条,也有些讲究,要考虑内在逻辑、分量轻重、难易程度,按顺序排下来。1 w7 r6 T( ?6 g: q/ d1 q
9 u/ f7 C' V. n
关于主体,也就是正文。这是经验材料的重中之重。它告诉人们具体是那几条经验、体会或者做法,一般要十分清晰地告诉人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效果?操作中需注意什么问题等。+ I4 m* E# C* W `/ ~
2 y, j" r7 r5 _0 W8 ^ 写正文首先要写好“小标题”。小标题就是经验的理论化表述,说穿了就是经验的精髓、实质。小标题和开头一样同样要求观点鲜明,文字凝练,而且每个小标题的表述要工整、对仗,要条条紧扣主题(即大题目)。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也有个层次问题,要按照经验自身的内在逻辑或事物发展的轨迹、人们的认识规律,哪一条先写,哪一条后写,排列有序。为了加深印象,
; A# _: J9 ]; d: ]2 g
) J. d9 l7 `, l: I U1 t 下面随意从《人民日报》上摘录几组不同风格的“小标题”,供大家欣赏。1 i- W# S) t) h0 k' g% p
I k K% f" a7 A1 v: c( ?1 x 《人民日报》2002年8月5日头版刊登新华社记者张毅和人民日报记者贾西平采写的文章《挺起民族产业的脊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推进核电国产化纪实》。这篇文章用了四个小标题:4 G; ?+ s# @) Z/ W
自主——国产化最坚固的基石: q/ J% \" | N; Y7 V1 ^. K
拼搏——国产化最雄壮的旋律% K' h1 Z a N# _3 A0 I
队伍——国产化最宝贵的收获
8 R5 E6 S: |: h产业——国产化最诱人的目标
! {% J5 O+ \! o! p: y) Z这四个小标题的突出特点是: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Y( f* Z5 a, P# N
6 [: f2 G5 D0 ~, L5 ^ 《人民日报》 2002年6月19日头版发表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全国农村“学教”活动办公室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写的《强化“核心”,推动“中心”——浙江省加强改善党的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四个“小标题”是:
4 {5 m a) Z$ Q5 A一、 一个基本共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N7 B; Y: B; Y, g( C
二、 一条重要经验: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2 ` F) {; `0 r1 G+ Z
三、 一个根本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f+ c* c# a- {: G四、 一个有效方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b/ c. N* q9 g$ K% B( T
这四个小标题的突出特点是:紧扣主题,点名实质,不拖泥带水。
. I; U( P* e1 I1 M) G& C& r) T2 g
* i, P5 s( c y3 U1 b! I) V7 i9 j 《人民日报》2004年12月11日以《成功的实践,宝贵的经验》为题,总结“国家经济开发区20年发展”的经验,用了三个“小标题”:
# w6 y% K, {2 s增长最快的经济区——“三为主、一致力”是根本,探索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路子
! ]1 V9 u- m0 \; J& ?点土成金的活样板——不让一块地“闲着”,率先开创集约型发展的新模式
* s$ S$ _& j6 @# c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建立精简速效的管理机制,形成具有国际能力的投资软环境' F" j& y/ b& M& z
: w: X3 S( q0 L8 O: X3 V) T! p
《人民日报》2002年7月17日发表记者郑少忠写的报道《41名干部在这里平静“下台”》,用了三个“小标题”,文字较长,但特别有意思:; j. J2 i4 Q) q% y- L
县领导说:好机制是逼出来的,好队伍是带出来的,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爬不上的坡,只要真抓实干,干部能上能下这个“揪心事”完全可以成为放心工程3 i$ |) E* e8 O5 u: g+ W
“下台”干部说:好铁是打出来的,好马是赛出来的,只有干不完的工作,没有想不明白的道理,县委“一把尺子量到底”,工作没干好“下台”,我们口服心服: d" C8 K( e2 c" L. V- q% W
老百姓说:好年头带来好收成,好政策带来好效益,没有流不下山的水,没有挣不来的钱。共产党动了真格的,咱山里人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M8 R5 X0 D* J: y
% D- `" q: C! C( U8 l/ b! } 作者把与这件事有关的三个群体,对这件事最典型的议论(实际也就是态度)提炼出来,作为“小标题”,长一点,但有韵味,耐咀嚼。这种写法在这篇文章之后,报纸很常见、很火,说明人们普遍比较认同。* Q- t# C3 _# q6 y9 ^1 c1 z* m1 K7 a7 U
这是说,写正文一定要写好“小标题”。上面介绍的几组小标题风格各异,有短有长,有工整对仗的,也有不甚工整对仗的,但都在提炼上下了功夫。7 m2 S1 d! q1 e" y; W
8 @1 v8 q/ s, q$ U% ]# O
其次,写正文,内容一定不能跑出题外。跑出题外的内容再生动,也要坚决砍掉。* }% g8 c( Q0 I* n
( ?/ U; e2 G, N/ E1 i" y2 r第三,写正文,一定要注意谋篇合理,布局均衡。即每个小标题下面的篇幅要大致均衡,忌讳“虎头蛇尾”,“糖葫芦”,“金字塔”,“倒金字塔”等结构布局。. O2 w( ~, P8 P0 T
" ]* Z: Z( ?8 \$ ~, X: W第四,内容叙述要特别注意点面结合。可以先写面后写点,也可以先写点后写面,但不论采取哪一种顺序,都必须注意:写面一定要涵盖宽泛,高度概括,用很小的篇幅,把面上的情况交代清楚;写点一定要精雕细刻,写深写透,首尾衔接,表述完整。使别人一看,来龙去脉很清晰“是这么回事!”同时注意,写点要精心筛选,例不过三。即用一个典型事例反映整体面貌、说明工作经验的,绝不用第二个事例;非用第二个事例才能反映整体面貌、说明你的经验,那只好两个事例各写一个侧面。但决不可以列举第三个事例。如罗列三四个事例,那就不叫经验材料,而叫“豆腐帐”,叫人越听越迷糊。退一步讲,哪个单位找不出几个典型人、典型事,你喋喋不休的罗列,人家一下就腻歪了。此外,写典型事例,通常用“比如”、“再如”等词语引出来;也可以用“我单位某某人、某某事”或者“XX时间XX地点怎么怎么了”直接进行叙述,只要不“拗口”就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点面结合的好不好是经验材料写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面是宏观,点是微观;面是整体,点是局部;面是宽度,点是深度。结合好了,别人不竖大拇指都不行。
9 g, O8 S/ h( b7 B
/ L& |$ H6 i% V(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