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它分为标号(书名号、引号、括号等)和点号(逗号、句号、顿号等)两大类。 ! C; k$ t( D. Z. n$ y ) J( M. W1 o" V) C' _1 {1 w 标点符号不数量多,常用的只有16种,但是它的作用很大。同样的语言,不同的标点符号,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上小学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远方的朋友来他家里做客,正好赶上阴雨连绵的日子,朋友在他家里吃住不走,他有点不耐烦了,张口赶朋友走拉不开面子,就给朋友写了个纸条:“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他的本意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但他没有加标点符号。他的朋友看了,就给他加了标点:“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又放在远处。这人回来看了,气的头晕。后来看的书多了,才知道这是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讲的老秘网例子,其实有七种解释方法。又如,有一个外国的记者骂周恩来总理对牛弹琴,但是周总理没加一个字,只加了一个标点:“对!牛弹琴”。别人哈哈大笑,那个记者也不好意思了。" z3 j; G. g5 z2 A- A4 z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