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执行力备受关注,不少地方、部门、单位大力强调提高执行力,许多专家学者发表文章阐述执行力和提高执行力的问题。应当说,这是一个好现象。那么,什么是执行力?为什么要强调提高执行力?怎样才能提高执行力?. s3 a8 q. \% d+ p
) A b$ v! N8 f1 G0 @9 H X
对执行力的理解,不宜过窄,也不能泛化。按照辞典的解释,执行的含义就是实施或实行,力的意思则是力量或能力。据此可以认为,执行力就是实施或实行能力。显然,这里的执行是与理论、理念、意图、战略、规划、计划、思路尤其是决策相对应的。因此,不能把执行力混同或等同于学习力、思考力、决策力等等。对于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来说,所谓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就是实施相关决策、战略、规划、计划、思路的能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正确理解执行力,应当把握三个维度。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任何观念性的东西只有付诸实践、见于行动,才能发挥作用、得到检验;再好的决策如果不去执行,也没有意义。二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只有主体即人才有执行力,而客体即被执行的对象没有执行力。三是从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看,要执行的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部署,而不是某个人包括领导干部的个人想法。$ u6 a- c D- U) W8 w. B